麻辣直播app官方正版下载_麻辣直播高品质美女在线视频互动社区_麻辣直播官方版

中國新報融媒網(wǎng)

導航菜單

遠去的父愛仍暖心

2019
08/16
11:05
中國新報
分享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人說道:“父愛如山”,我卻說父愛比山高,比山重。大凡所有的人,從出生兒時起都會在父親那敦厚寬大的胸懷中撒過嬌、撒過野、撒過尿、拉過矢,甚或酣睡過、天真憨笑過,哪怕僅僅是一次,哪怕是一會會功夫,都會讓做父親(當大、當爸、當?shù)┑娜艘秊樽院溃鼤屪鰞号娜藴卮嬉惠呑印?/p>

        而今我已無法再去享受哪怕一丁丁父愛的溫馨,但每當回憶起已被塵埃湮埋的昔日往事時,仿佛昨天才發(fā)生,仍歷歷在目,眼里含淚。

        我的父親和祖上是地地道道長安人氏,遠在清末遭年饉之際,便從長安縣東府秦嶺山脈下的牛犢鎮(zhèn)(今稱鳴犢鎮(zhèn)),一個叫茍家坪的村落,外出逃荒幾經(jīng)輾轉(zhuǎn)落腳在長安縣最東北角的渭河古道上,既威名遠揚的唐東渭橋遺址旁邊“安營扎寨”,硬是在荒草掩人高的灘涂上墾荒種出莊稼。天不負人,不但養(yǎng)活了全家人,而且還有所積蓄,數(shù)年之內(nèi)打墻蓋房,正式成了安身立命之處。天道酬勤,沒過幾年逃荒人家也居然過上了穩(wěn)居生活。后來在國家積貧中長安又鬧災荒,人們紛紛外出逃難謀生,有鄉(xiāng)黨逃到陜北黃龍等地都因地方病歿人難以生存、打道回府,過渭河后途經(jīng)我家祖上住地歇腳,親幫親鄰幫鄰,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美德,祖上深諳之道,祖上就勸說留下,并讓老家鄉(xiāng)黨兩戶一家王姓在東邊“安營扎寨”,一家侯姓在莊西邊“搭棚造窩”,從此有了左右鄰居的我家祖上,不但要為兩鄰提供糧種,還要借給牲口農(nóng)具,互幫互助生活在一起。其樂融融、相安無事,樹大分根,后來3家分成10多家,形成村落叫北莊子,和馬坊堡村相距一里之遙,距耿鎮(zhèn)也不過三里地。

        我父親姊妹五人、兄弟三人,他排號老二,前有兄長李建春,常年干些基層“小官人”(甲長)之事,弟李建玉年紀輕,正當抗日戰(zhàn)爭鏖戰(zhàn)之際,吃糧當兵,屬陜軍東征駐防中條山孫蔚如部隊,兩個妹妹先后分別嫁人,大妹嫁于灞橋馬寨村窮苦人家,二妹嫁于臨潼三王村窮苦人家。家里農(nóng)活全由父親操持耕作收獲、碾打、晾曬,晚上還要喂牲口,父親的生活寫照可用四句話概括:鞭吆牲口天未亮,喚醒雄雞啼太陽,泥土粘身濕衣裳,伴著星月喝夜湯(長安把吃晚飯俗叫黑了喝湯)。解放前后,數(shù)年間正處英年的大媽大伯相繼因病去世,丟下3個孩子大的妙姐不到10歲,小的巧燕姐8歲,最小的男孩新年也才5歲。因土改時我的三大(叔父)已成家分門另戶、3個孩子的撫養(yǎng)全由父親擔起,這時我家已是5個孩子的7人之家,組成10人之家要一人養(yǎng)活8個孩子,這在時下讓人匪夷所思,但在當年物質(zhì)極度匱乏時也實在給父親出了一個大難題,考驗著一個男子漢的擔當精神。難上加難,可不巧的是家在三王村二姑家,因機場擴建占了地方,二姑家投親靠友來我家,沒辦法,只好在門外臨時搭建住人,這一住,就是多年,二姑病逝,大女兒賀琴出嫁從我家走,我母親把自己的陪房箱子一油漆送給甥女作嫁妝。上世紀五十年代,父親年紀四十出頭,正是英壯年,每日里沒黑沒明的干活、干活,日見顯老,臉上布滿風霜。腰間常年扎個腰帶,但近乎一米八的關(guān)中大漢明顯矮了一些。不向生活低頭勇挑重擔的父親,為了創(chuàng)出一個掙錢養(yǎng)家的路子,好給三個女兒陪嫁妝,在那百廢待興沒有抗御天災風險的年代,他擴大種植棉花面積,少留種糧地,連續(xù)兩年,都因遭受意想不到的天災蟲害“紅桿溜”(是一種危害十分了得的棉蚜蟲),人們那是還不懂得用農(nóng)藥滅害,況且那時國家根本沒有能力生產(chǎn)那種農(nóng)藥,農(nóng)民既沒有噴灑農(nóng)藥滅害蟲的習慣和基本常識,任憑蚜蟲囂張逞能,危害田禾卻束手無策。本來人多勞少家底?。ㄍ粮臅r評為下中農(nóng)),生活捉襟見肘,連著兩年種棉花,血本無歸,又給一家10口人生活造成雪上加霜景象。為了生活,父親也不知拉了別人家什么賬、多少賬,但我記得最清那是一個進入臘月冷冬時天的傍晚掌燈時分,我們幾個孩子在玩捉迷藏時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“地主婆”模樣的年老村婦,拄著拐杖,后邊跟個男壯漢,氣勢洶洶進我家,叫著我父親的乳名,“雙鎖,你把賬還往年后拖呢”,拐拐把門敲的咚咚響,我們娃們嚇得縮作一團,我父親把我們哄出去,也不知如何求饒告艱難,總算“地主婆”沒有象來時那樣兇惡而走離。

        為了度過青黃不接,父親去新筑鎮(zhèn)糧店糴糧(買糧),因錢有限只能買幾十斤,吃不了多日,父親又在清明時節(jié)就借人家給牲口吃的飼料(黑豆),磨成面粉,蒸饃搟面吃,尤其面條下到鍋里還沒熟就泡沫四溢,不斷要墊水才稍微能壓住泡沫,半生不熟的就被我們吃下肚子,好在是有吃的,不管瞎好,沒餓著肚子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,我的姐們就給人家剝棉花、剝包谷,掐谷穗等農(nóng)活掙錢貼補家生活。為了讓我們這些孩子們吃飽,父親總是最后一個端碗,要么是以抽煙為借口,沒有飯了吃些饃、喝些面湯了事,讓娃們先吃。父親的愛娃、疼娃的名聲經(jīng)過鄉(xiāng)黨之口傳出去,有好幾家把子女要認在父親膝下做干兒、干女,有的還把孫子也要父親認個干孫子。好客的父親讓我家逢年過節(jié)熱鬧非凡,為了款待來客,父親平時省吃儉用,但逢年過節(jié)也要籌辦張羅得體面一點,生怕來人吃不好、喝不好??匆娡磔厒円粋€個吃得開心他才樂得其所。

        眼見侄女們都梯子框樣長大能幫上忙了,父親又在遠離家五六里地的河灘佃種荒地種些花生、芝麻、棉花、豆科等東西,廣種薄收,有三個半大姑娘幫忙,在河灘干一大晌就滿載而歸,父親推著重車,娃們前呼后擁,來回大小七八個人,讓路過的人看了還羨慕不已。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,三個姐姐長大成人,先后都嫁出門,先是妙姐,出嫁到灞橋劉鄭村,第二年又是娉姐出嫁到臨潼柳樹村,第三年又是巧燕姐出嫁我家鄰村程家莊。大姐二姐的婚姻都很平穩(wěn)無事,可三姐巧燕的婚姻生變讓我父親大傷腦筋。當時國家頒布了婚姻法,提倡婚姻自主,受時潮影響,三姐對已通過媒人介紹婚姻不滿,居然抗婚,最后勉強出嫁,結(jié)婚未過半年就離婚,這讓受傳統(tǒng)觀念影響深的父親大為窩火,上為了對住死去的大哥大嫂之托,下為了小侄女的幸福自由,他接受了離婚這一現(xiàn)實,讓侄女又回到家里??赡贻p無社會經(jīng)驗的三姐巧燕在離婚時輕信他言、上當受騙,又自作主張嫁給一個不知底細的鄉(xiāng)農(nóng)機站上工作人員,婚后生一男孩,可男方另有新歡,根本不管家,致使我父親擔著菜打聽侄女嫁的地方高陵縣東后高村,才問到三姐家,如果三姐家過得好,父親也就認了,放心了,可到三姐家一看兩間廈房里,鍋頭連著炕,寒磣至極,就連給父親做頓飯也沒米沒面要去借,跑了近30里路的父親硬是忍住掉淚,挨著餓空腹返回。母親一問起三姐情況,父親只是抱頭不語欲哭無淚,在母親再三討問下,父親才說了一句話,“讓奇(指筆者)把巧燕跟娃接回來”,那時我才12歲,第二天奉母之命去接三姐,后高村是我沒聽說過的遠方村子,這個隔著渭河我從沒去過的地方,父親讓我去,自有他的道理,也就是我從小有一個自強自立能闖的本領(lǐng),用現(xiàn)在時髦話說“挑戰(zhàn)不可能”,我不辱使命,接回了三姐和孩子,在家住了3個月,春暖花開后送回家。父親由此變得沉默寡言了,但不識字的他卻讓自己的孩子個個都上學讀書,1958年我大哥俊英在高陵中學讀初三,快畢業(yè)時又報名參軍,眼見剛滿18歲的大兒子要遠離身邊去千里之外去服兵役,父親不免有失落感,但一想到是正事,為了保家衛(wèi)國,就沒加阻攔,送子當兵,誰知這竟是父子倆的人生訣別。就是在父親病重逝世、下葬也未能等回長子俊英,那時西藏叛亂,東南沿海蔣匪竄犯大陸,作為青海果洛軍區(qū)司令部電譯員的俊英哥為國盡忠,仍堅守對敵斗爭第一線。

        一輩子以農(nóng)為業(yè)、躬耕壟田的父親做務莊稼一把手,他有秦人吃苦耐勞、堅忍不拔的品格,更有尚善結(jié)緣、厚德載物的家國情懷。為了搞活經(jīng)濟,父親種過洋蔥,成熟后用小車推到臨潼去賣,沿途二十多里設有識字關(guān)卡,父親都讓我闖關(guān),七八個關(guān)口讓我輕松闖過,讓父親自豪中堅定了供養(yǎng)孩子上學的決心。1955年當初級合作社興起時,他就加入了集體農(nóng)業(yè)社,忠厚為人的父親什么臟活、累活、苦活他都愿干,當過飼養(yǎng)員,榨油當過梁頭。干就要干好,剛直不阿的父親說一不二,寧肯自己吃虧,也不會食言。那時我姨家(母親胞妹)沒有男孩,想要我家一男孩過繼其家,姨夫看中我,我卻正在上學,因我姨夫說我家窮,供不起養(yǎng)活不過孩子,讓父親大為惱火,當著姨夫面不客氣說出,“我就是吃屎喝尿也要把我娃一個個養(yǎng)大成人”,“我沒有多余娃給人,我就是拉棗棍要飯也要供給娃上學”。讓姨夫頗為尷尬,老弟兄倆茲后再沒見面,也只是在我父親去世三年后姨母才托人穿說讓我二哥過繼高墻楊家。

        父親經(jīng)過幾年打拼,在我家門前蓋起三間大瓦房、土墻土房,盡管簡陋之極,但要蓋成這樣三椽大瓦房都十分不易,父親臨終前仍住在老屋廈房內(nèi)養(yǎng)病,,也僅是他去天國的路上時把靈堂設在他一手蓋的大房內(nèi),供親朋好友和家人們憑吊。

        1960年秋季,在父親操辦下照了一張缺少大哥俊英的全家福像,是否父親有什么預感不得而知,但父親的病情是在他去逝前三個月(1960年11月)發(fā)現(xiàn)的,那時人們對醫(yī)療知識欠缺,父親總覺得吃東西不順暢,仿佛有什么東西卡在喉嚨里,讓我母親察看,用鏡子照、用筷子撥,都無濟于事,后來在我懂得醫(yī)學的姑表大哥建議下去灞橋軍大二院做檢查,得知已是食道癌的晚期,存活時間不超過百天,懂事大表哥安慰舅父并照了一張頭像(也便成為遺像),讓舅父在家“將息”。這時全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,關(guān)中地區(qū)也是困難無比,當時還是人民公社吃食堂化低標準瓜菜代度日子,父親根本無從營養(yǎng)補充,反應強烈的父親只能躺臥炕上,但頭腦清晰的他還督催我們搞好家務后去上學,不能待在家里。母親要掙工分養(yǎng)家,既要在生產(chǎn)隊食堂里干活,又要抽空回來照顧我父親吃喝拉撒,還有兩個孩子,一個三歲的五弟,一個不到一歲的六弟,說是吃飯,僅是喂上少半碗稀面水,再多了吃不進去,有時吃著又吐出來,母親知道父親來日不多,除悉心照料外、開春上學時,暗中囑咐我們小兄弟幾人請假在家輪流招呼父親,我們按著母親指示未去上學,就在1961年(辛丑)二月龍?zhí)ь^后,父親明顯比多日前好轉(zhuǎn),眼睛有神、說話多、食欲增,當父親得知我們幾個大孩子輪流在家招呼他時,很是生氣,硬是“罵”我們不聽話、耽誤功課,逼著我去上學。我也心存僥幸以為父親真的病回頭好轉(zhuǎn),瞞著母親就去上學。誰知就在二月初七,還是春暖乍寒之時,正在上課的我們兄妹5人被鄰居侯家老大聲嘶力竭的呼喊聲震驚,慌亂中給老師告假后,不約而同從幾個教室跑出來,不走正路,從田地插斜飛奔回家,但見家里人亂成一團,母親哭訴著訓斥我不該拋下父親去上學,我當時委屈中頭如雷擊,見到叫不醒的父親面蒙紙停放門扇上,呼天嚎地,可憐我的兩個小妹,更是聲嘶力竭地哭喊父親,叫不應,兩個小弟弟,一個還是要人抱的吃奶小孩都哭成淚人兒,來幫忙的自家人和村里鄉(xiāng)黨、干部都含著淚,哭喪著臉都在自覺搶活干,大家都為失去一個豪爽厚道的長輩而難過,又為一個10人之家失去頂梁柱這日子怎么往前推呢而愁腸百結(jié)。噩耗傳出,已為人妻人母的養(yǎng)女、甥女、侄女們,曾深受家父的寵愛和呵護,無不為之肝腸寸斷,哭得撼天動地,遠在二里之外便聞得其慟哭聲。出殯那天,集體墓地設在三里之外的桃花溝,父親在世人緣好,加之是軍屬,村干部帶頭到場送埋,全村人幾乎齊出動,長蛇陣般延綿一里路多,成為馬坊灘村上有史以來最為宏大的送葬場面。

        1964年大哥俊英從部隊復員回家后,為了盡孝把父親墳遷回,10年之后,我們兄弟長大成人,還清了父親逝世前后在生產(chǎn)隊里所欠的賬,并修繕了大瓦房,完成了父親的遺愿。英年早逝的父親沒有給兒女們留下來任何財產(chǎn),但卻給我傳遞了做人做事、敢于擔當滿滿的正能量。

        遠在天國的父親,您的女兒們包括您撫養(yǎng)成人的養(yǎng)女、侄女、甥女,一個個都是好樣的,到誰家就帶去一團溫暖之光——興家,到哪里就帶去一片陽光——睦鄰。您的兒子們,個個都是富有家國情懷頂天立地的男子漢,雖未有建樹卓然功業(yè),卻都自強不息、發(fā)奮圖強干著有益于社會的事情!

        父愛,是未曾說出的愛;父愛,是無須用語言流露的愛;光就你那擔當精神,就讓我們后人成為用之不盡的財富,這是一種壓艙之愛;這是一種深沉之愛!無聲勝有聲,一個文盲卻能生成文化人的襟懷,一個村夫卻做出文化人的舉止,堪稱不識字的文化人,這種秦山渭水孕育出來的擔當精神,是中華民族的脊梁,至今仍熠熠生輝,被國人所崇尚,被社會所褒揚。

        歲月悠悠、光陰荏苒。58年彈指一揮間,對父親的愛始終沒有說出口,但暖心的愛讓我至今心暖著?。ㄗ髡?nbsp;李俊奇 )

 

相關(guān)熱詞搜索:

上一篇:貴州:婁山關(guān)下紅色傳承人
下一篇:李洱等五位作家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

頻道總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