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艷老師
“如果孩子們是星星,我愿是那夜幕襯托滿天繁星;如果孩子們是小草,我愿是那春雨滋潤幼苗心田;如果孩子們是攀登者,我愿是那階梯助其成功。”這是一名普通人民教師的座右銘,她就是新邵縣釀溪縣第一完全小學楊艷。楊老師于2005年走上教育工作崗位,堅信著“教育是心的事業(yè)”,憑著一腔赤誠之心,耕耘于三尺講臺,與孩子們同純、同真、同樂。
一片耐心鑄信心
走近楊老師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她對一些的孩子更加“偏愛”:一次一次安慰哭泣的倔強孩子,一次一次鼓勵膽怯敏感的孩子,一次一次調(diào)解爭論不休、互不相讓的“矛盾”,一次一次為調(diào)皮的孩子送上有趣的書籍……一次一次后,哭泣的孩子收獲了友誼,膽怯的孩子品嘗了成功,“矛盾”又握手言和,調(diào)皮的孩子身上浸染了幾分書卷香……
最讓人感動的事:曾有一位叫寶寶的孩子被她的家長認為“朽木不可雕”“無可救藥”。由于父母離異,她膽小內(nèi)向、敏感脆弱,是一個特別容易讓人忽視的存在對象,同時也是一個讓楊老師十分心疼的孩子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觀察,楊老師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寶寶也是想得到別人關注,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肯定……可是,她太安靜太膽小了,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引起別人關注,會的只有安靜。上課時,楊老師常常用眼神經(jīng)常關注寶寶;會向她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從而借機肯定她;當寶寶碰到難題時,楊老師會不著痕跡地指點她……楊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將她的閃光點在孩子們面前不斷放大,寶寶慢慢找到自己的存在支點,漸漸自信起來!她開始主動學習,主動走進集體這個大家庭中,也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,連性格也開朗了不少。看到這樣的轉(zhuǎn)變,楊老師表示很高興,同時也不忘及時和寶寶的祖母溝通:肯定寶寶取得的點滴進步,建議其祖母少批評指責她,多相信鼓勵她,讓她到外面走一走,感受大自然的活力。
后來,筆者和楊老師碰到寶寶的祖母,其祖母說:“現(xiàn)在我開玩笑說她傻,她都會反駁我了,她說,‘我不傻,楊老師說我其實很聰明’”。聽到這些,我們由衷地為寶寶感到高興,相信她的人生將會因改變而精彩萬分。家長們常說,看著孩子們進學校,看著他們一點一滴變化著,真正覺得把孩子交給楊老師,真好!
一身童心寫慧心
蘇霍姆林斯基說:“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,才能成為真正的老師。”是的,孩子最喜歡和孩子玩,當老師有了一顆心,變了一個“大孩子”,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,孩子才會真正向你走來。有人曾說,教師是什么?教師是半個演員,半個畫家,半個朗誦家,半個歌唱家,半個舞蹈家……教師就是半個“家”。只有成了這“半個家”,老師就能根據(jù)文本內(nèi)容,刻畫時就還原地畫,該唱時,盡情地唱,該演時,也可道具一擺,人物就真正“來”到了課堂……這樣,課堂才會真正活起來,才能積極調(diào)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。楊老師深知這兩點。備課時,楊老師常常把自己當成孩子,思考怎樣教學孩子會更喜歡聽,怎樣引導孩子才能真切感受;課堂上,楊老師儼然就成了一個孩子,她營造情境,靈活引導,時而透過音樂與孩子共情,時而簡筆繪畫讓孩子直觀感受;時而串演人物角色體驗……教學《敕勒川》時,她時而勾勒兩筆,展現(xiàn)大草原的壯麗富饒,時而一展歌喉,歌頌敕勒人熱愛家鄉(xiāng)熱愛生活的豪情,時而想象著畫面動情朗誦,讀出敕勒的高遠遼闊,氣勢恢宏。就這樣,楊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沉浸在文字中,動情品讀,和孩子們一起去領略“惟書有色,艷于西子;惟文有華,秀于百卉”的魅力!
一份癡心聚匠心
“思考和實踐是成功的雙翼。”每一節(jié)課,楊老師都精心對待,課前設計,課后思考,每每受益不匪。楊老師說,她最喜歡的是每一次展課前的磨課。磨課磨課,磨的是上課人,“為課消得人憔悴”更是常事。
楊老師為啥喜歡這磨課呢?每次試教,楊老師都會邀請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師幫忙聽課;試教完,楊老師都能認真傾聽聽課老師意見并做好記錄,并與她們一起探討授課時的疑問;獨自一人時,結合意見反復琢磨,選取適合的建議再次修改教案,并無生試講、自我預設。準備好一切后,一再試教。因此,在楊老師身上,“修改--試講--試教”是一個往返循環(huán)多次的過程,期間長達至少一兩星期,身心完全投入。累嗎?肯定累,楊老師說,但累并快樂著。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中,她明顯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。筆者問她:“一遍一遍的打磨,到底磨什么呢?”她說:“磨的是教學目標的精準性,是老師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,是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,是教學內(nèi)容與教學技巧的相互統(tǒng)一,磨就而成的更是教師愈發(fā)扎實的基本功。”幾經(jīng)打磨,自能打磨出教學的匠心。因此,她所教的班級在鎮(zhèn)期末質(zhì)量檢測中總是名列前茅,所撰寫論文在省、市、縣級多次獲獎,參加各級教學比武均取得不錯成績,于2018年被聘為新邵縣教育送培團隊的語文學科專家,長期堅持送教下鄉(xiāng),為多個鄉(xiāng)鎮(zhèn)教師授課、聽課、評課指導,先后榮獲縣十佳少先隊輔導員、縣優(yōu)秀教師等榮譽。
楊老師不僅對自己的課精益求精,對她輔導的課也精雕細琢。不管是對學校里的師徒結對,還是送培下鄉(xiāng)的學員,每每到了磨課環(huán)節(jié),楊老師都是從單元導讀頁開始幫著老師研讀教材,指導他們寫好教學設計。聽課時錄好課;評課時往回看,每每碰到不足,認真分析,提出修改方案,鼓勵老師大膽修改教案。一次,楊老師指導學校青年老師參加競賽課。因老師太過年輕,一接到上課任務時十分忐忑,又十分期待著能把課上好。楊老師主動邀請她到自己的家中幫著她研讀教材,指導書寫教學設計。然而,第一次試教仍不盡人意,超時嚴重,目標不明確,重點不突出,且語言不夠精練。楊老師又重新和這位老師研讀教材,理清上課思路,再次修改教案。第二次試教進步明顯,但前后環(huán)節(jié)過渡不自然,對預設和生成的矛盾,這位老師不能靈活機動的處理。針對這一情況,楊老師認為只有多預設,多模擬情境上學,才能更好的把握全局。因此,楊老師一邊聽這位老師無生試講,一邊盡可能設置課堂可能發(fā)生的問題供老師機動處理,同時指導老師教學時的體態(tài)、朗讀等各種小技巧;第三次試教時,這位老師能十分流暢地完成教學設計,能比較自如地應對課堂生成。賽課那一天,這位老師所執(zhí)教的課十分精彩,深受聽課老師一致好評!這位老師也說,感謝楊老師一次又一次指導,讓她慢慢懂得怎樣去讀懂教材,怎樣去設計教學,怎樣去根據(jù)課堂進行靈活微調(diào),她自己也很滿意自己的進步!
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”楊老師說,成績只屬于過去,只有滿懷赤誠之心不斷上下求索以育英才,方能不負韶華,不負使命?。ㄓ浾?nbsp;葉亞山 通訊員 吳平初 彭建軍)
相關熱詞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