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辣直播app官方正版下载_麻辣直播高品质美女在线视频互动社区_麻辣直播官方版

中國新報中文網(wǎng)

導(dǎo)航菜單

八斗才華藏傲骨 三湘桃李沐春風丨記晚清湖湘才子吳獬

2024
10/22
15:10
中國新報
分享

 

       吳獬(1841-1918)號子長,字鳳笙,又名鳳孫。譜名熙藻,榜名獬,今臨湘市桃林鎮(zhèn)三合村晝錦堂人。吳獬,18歲補縣學生員,中秀才,22歲任教,28歲參與編纂《臨湘縣志》,32歲選癸西科拔貢,35歲舉丙子科亞元,48歲中已丑科進士,50歲任廣西荔浦知縣,54歲掛印返籍,辭官改教(部選教授),77歲從岳陽金鶚書院山長任上回鄉(xiāng)頤養(yǎng),78歲病逝。吳獬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才子、學者,又是一位以民為本的清官,更是一位杰出的楹聯(lián)家,教育家,民俗學家和詩人。號稱“文章雄九郡,桃李遍東南”。在湖湘大地上至今流傳著吳獬的許多故事。 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能詩善文  關(guān)心國事   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吳佩孚,這是個歷史人物,我們姑且不加評價,但他受吳獬影響甚深。他秀才出身,北洋軍閥直系首領(lǐng)(元帥)。1917 年吳佩孚自稱學生,拜見吳獬,兩人談笑自若。臨別時,吳佩孚懇求吳獬贈賜墨寶。吳獬略加思考,隨即寫了贈聯(lián):“民國正需廉恥將;吾家又出廣平候”。此聯(lián)乃勸勉吳佩孚不要做有辱先祖之事,要做一名好官。吳佩孚

 

         對此觸動很深,將贈聯(lián)一直懸掛在客廳,奉為座右銘。1919年五四運動時,他以“愛國軍人”的身份,反對“巴黎和約”簽字,后任兩湖巡閱使、直魯豫巡閱使,無不潔身自好。據(jù)說吳佩孚大敗于北伐軍后,居住北京,做到了“不納妾、不出洋、不積金錢、不住租界”。正是這樣,他曾被《時代》雜志評為“中國最強者”、“玉帥”。那個時代的他,能做得這樣,不能說他不是一名優(yōu)秀分子。據(jù)有關(guān)人士撰文其說,這都是他受了吳獬這副聯(lián)的影響和教誨之后帶來的良好修養(yǎng)和效果。

 

 

(吳佩孚向吳獬借墨寶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廉潔自律  兩袖清風  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晚清時期,廣東、廣西無地不賭,抽頭以送給官員的賄賂錢叫“攤 規(guī)”。荔浦每月的“攤規(guī)”錢可達二三千貫,其中送給知縣的是大頭。吳獬四十八歲赴京殿試,中了個進士,朝廷把他放于廣西荔浦縣任知縣。走進縣衙,自題堂聯(lián)一副,云:“簡政寬刑,與民為善;修文重禮,息訟寧邦”。這副堂聯(lián)是一副自勉聯(lián)。它充分體現(xiàn)了吳獬為官清廉,關(guān)心民眾疾苦的思想境界和內(nèi)心世界。正是由于有這種思想的約束和自控,吳獬沒有與當?shù)氐暮趷簞萘?、腐敗分子為伍。從梅實先生寫的戲《棄花翎》中可以看出,那時的荔浦縣,黑惡勢力當?shù)溃澸E枉法、魚肉百姓、腐敗透頂?shù)男袨闃O為猖獗,在那個人治的社會、無法可依的社會、昏天黑地的社會,不同流合污,你就只有死路一條。后來,他又獲知時有兩廣奸人騙販內(nèi)地人口出洋做苦力一事,老爺據(jù)實上報“迭請惡懲”,而“大吏為虎作倀,卒不獲準”。吏治于此之腐敗,這與吳獬的思想和行為是格格不入、大相徑庭的。出任縣令僅四年,吳獬不愿與之同流合污,便辭官不做,憤然回鄉(xiāng),毅然決然地走進了他熱愛的清廉園地,從事著自己喜愛的教育事業(yè)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傳道授業(yè)  人才輩出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清末民初,中國正處在半封建半殖民社會。滿腹經(jīng)綸的吳獬,與其說他執(zhí)教為業(yè)是養(yǎng)家糊口,不如說是他以高度的責任感無私奉獻教化民眾。潛心于教育,四處講學,光緒二十二年選為杭州府教授,兼敦仁書院山長;后應(yīng)廣西巡撫沈中丞之聘,襄辦廣西學務(wù)。辛亥革命后回湘講學,先后在臨湘莼湖書院、岳州金鶚書院、長沙岳麓書院、通城青陽書院、衡山石鼓書院、衡陽研經(jīng)書院、江寧(南京)三江師范、江南高等學堂任教;光緒二十八年吳獬回岳陽創(chuàng)辦岳郡聯(lián)中。“榕樹不腐,桂樹不雕,華實未難栽,先在深培根腳;漓江自南,湘江自北,波瀾皆盡致,各須浚取源頭”。這是吳獬為桂林府讀書堂寫的一副堂聯(lián)。這副聯(lián)充分體現(xiàn)了吳獬培根鑄靈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,培養(yǎng)高素質(zhì)人才的教育思想。文化娛樂活動,同樣具有教化人的作用。吳獬也不放過一絲一毫的教育機會。吳獬在長沙岳麓書院任教期間,看過一場戲后寫了一首詩,云:“鑼鼓喧天上彩樓,男人扮做女人頭。容易少年容易老,一時快活一時愁。金榜題名空富貴,洞房花燭假風流。誰人識得其中意,莫學少年去蕩游。他從教一生,粗茶淡飯,布衣簡從,兩袖清風;執(zhí)教十余院校,門生數(shù)以千計,可謂桃李芬芳、人才輩出,其中杰出者有符定一、曹典球、趙恒惕、劉洪、李澄宇、舒新城等。  

 

 

滿腹經(jīng)綸  創(chuàng)作頗豐  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吳獬雖為封建社會八股文高手,但卻不守舊,不迷信。是一個明辨是非,與時俱進有正義的感長者和智者。吳獬是現(xiàn)代新文化的踐行者。創(chuàng)作了《戒賭歌》、《破除迷信歌》、《放足歌》、《不易心堂集》、《一法通》、《戒煙歌》、《獬錄宣講》等著作。號召民眾破除迷信、打破枷鎖、清除陋習、自強自立,與封建思想作斗爭??芍^開近代文風、民風的杰作佳構(gòu)。例如《戒煙歌》開頭寫道:“鴉片煙,罪惡淵,吸上癮,面黃連,傾家蕩產(chǎn)淚漣然。”對于吸煙的后果寫得入木三分,可謂韻味濃郁,形象生動。先生從光緒九年起,經(jīng)常懷揣一支短筆、一個墨盒及一疊稿箋,收集民間流傳的俗諺、諧聯(lián)和格言名句,經(jīng)過十馀年的努力,稿箋裝了幾竹簍,最后編纂成《一法通》?!兑环ㄍā肥菂氢尘幹囊槐緦W童蒙學精品。其中收集的民間俗諺,文籍典故,無不富含哲理,精采十分。讀來是瑯瑯上口,細想又拍案叫絕。比之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增廣賢文》等淺顯易懂,而又更能顯示出民族大眾文化的智慧與博大精深,因而在清末民初廣泛流傳于民間。毛澤東少時即熟讀此書受其影響乃至一生?!兑环ㄍā房胺Q國學精品。書中收集的盡是流傳在湘鄂贛民間的格言俗語。如“瓜像瓜,種像種,螺螄生的個糾頭種。不是騎馬種,騎到馬上聳也聳。”諧趣橫生,哲理深刻,又朗朗上口,是為人處世不可不讀的佳作。一部《一法通》,勝過《三字經(jīng)》,五萬余言,詼諧哲理、朗朗上口,不少湘北老人至今猶能背誦全本或部分。100多年以后的今天,《一法通》中的一些錦言妙語,仍被人們當作社會交往的口頭禪,其歷史意義和現(xiàn)實價值是不可低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三過褲襠 親身說教

 

          臨湘農(nóng)村,過去有一封建陋習,女人的衣,特別是褲子(俗稱“小衣”)不能曬在男人衣服的前頭,更不能曬在路上、走廊或過道上。據(jù)說,男人從女人的“小衣”下鉆過去了,是要倒霉的。所以做媳婦的如果不注意這些,就被認為是缺少家教,犯了大錯,輕則挨打受罵,重則被休棄回家。一次,有家媳婦一時疏忽,把女褲曬在了過道上,于是引得公婆罵,丈夫打,鬧得不可開交,一定要將她趕走。盡管左鄰右舍勸解,還是無濟于事。有道是,緣勸攏,火勸開,于是好心人便去請獬老爺和事。好個獬老爺!一不坐轎,二不騎馬,一請就來。他來后,什么也不說,就問那衣服原先是怎么晾的。好事的人真將“小衣”按原樣當路晾好了。獬老爺看后,還是不說話,他從女褲下鉆了過去。然后回過頭對眾人說:“你們看我是誰?”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:“您是獬老爺!”吳笑著說:“好,你們再看。”說罷又從女褲下鉆了過來?;剡^頭問眾人:“你們看,我是誰?”眾人心里有點明白了,回答的聲音更大:“獬老爺!”吳獬狡黠地一笑說:“啊,原來我還是吳獬!”說到這里,他又從“小衣"鉆過去往臺階上一站,十分認真地說:“剛才大家都看見了吧!我從‘小衣’下鉆過去是吳獬,又從‘小衣’下鉆過來,我還是吳獬,并沒有什么變化。這晾‘小衣’的媳婦又有何錯呢?” 寥寥數(shù)語,說得在場群眾心里熱乎乎的,說得媳婦的公婆和丈夫面紅耳赤,媳婦更是感激不盡。就這樣,一場家庭矛盾化解了。從此,老爺鉆“小衣”的故事被傳開了。后來,吳獬戲撰一聯(lián)云:三鉆褲襠,仍為吳獬;常聞俗子,偏重科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全神貫注  糍粑醮墨汁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清道光廿八年(1848),7歲的吳獬被送入私塾讀書。私塾為古代傳統(tǒng)教育機構(gòu),大多由讀書人、秀才開辦。教學宗旨為啟蒙識字,讀書內(nèi)容多與科考有關(guān)。吳獬勤學,無論到何處,總是書不離手。就是走路,也是邊走邊讀。路人只要聽到讀書聲,便知那是吳獬來了。夏天,為了躲避喧囂,靜心讀書,吳獬會獨自到無人處,專心讀書。讀到得意處,連飯都忘了吃。冬天,因天冷,他就裝一籮筐棉籽,將腳煨在棉籽里,然后讀書到深夜。當棉籽漸冷,他才戀戀不舍地放下書本,上床睡覺。一年正月,吳獬的嫂子煎了一碗糍粑,端給他吃,同時放一碟紅糖在他面前。吳獬一邊看書,一邊吃糍粑。當他的嫂子去收拾碗筷時,發(fā)現(xiàn)吳獬雖然吃了糍粑,那碟紅糖卻未動。再一看他的嘴上,竟然長滿了黑“胡須”。原來,吳獬因看書太專心,用糍粑蘸墨汁吃了。此舉,將吳獬的嫂子笑彎了腰。從此,吳獬吃墨汁的故事,家喻戶曉了。   

    

         吳獬論文憑,他不過一進士,且48歲那年才中舉;論官銜,芝麻七品,僅當了四年,自個兒棄了;論家庭背景,出身寒微,用現(xiàn)在的話說,叫草根。可他屬湖南歷史上八大文化名人之一,先生十八得中秀才,其文才有“湖南第一,天下第七”的美譽。他去世差不多一百年了,他的《一法通》、他的對聯(lián)以及他的故事依然在民間流傳,一代又一代,愈傳愈遠,愈傳愈神,他就是東北的王爾烈,河北的紀曉嵐,新疆的阿凡提,他是臨湘人的驕傲,也是湖南人的驕傲,同時也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。(魏新敏)

 

相關(guān)熱詞搜索:

上一篇:以瓷為媒 對話世界
下一篇:最后一頁

頻道總排行